圖文直播——
2024-10-25 10:40 主持人 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fā)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指揮、市防辦主任、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冠祥先生,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左鳳軍先生,市城市管理綜合服務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張鋒先生,市氣象臺副臺長、新聞發(fā)言人張艷女士,山東黃河河務局東平湖管理局二級巡視員、新聞發(fā)言人孫百啟先生,市水文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段建筑先生,介紹今年防汛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請王冠祥先生介紹有關情況。 2024-10-25 10:41 王冠祥 尊敬的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水利工作特別是防汛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入汛以來,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安排部署,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根據(jù)防汛工作平時重防、戰(zhàn)時重救的特點,堅持上下貫通、市縣同步,由水利部門牽頭“防”、應急部門牽頭“救”,進一步優(yōu)化防汛指揮體系。全市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強化“全流域”觀念,采取“超常規(guī)”舉措,成功應對臺風“格美”和7次洪水、12輪強降雨過程,河道、水庫等重點水利工程科學精準調度,城市、農田內澇,山洪、地質災害有序防范應對,防汛工作取得重大勝利?,F(xiàn)將有關工作情況介紹如下。 今年1至9月,全市平均累計降雨811.8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2.8%,較去年同期偏多10.9%。6月至9月,全市平均降雨751.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52.4%,較去年同期偏多27.3%,屬降雨偏多年份。汛情主要呈現(xiàn)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氣候總體偏差。受赤道中東太平洋由厄爾尼諾向拉尼娜轉換影響,汛期氣候總體較差,呈現(xiàn)總體降雨偏多、平均氣溫偏高、極端天氣偏多等特點,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洪澇或?干旱。二是旱澇急轉明顯。截至6月29日,全市平均降水量94.6毫米,較常年偏少51.8%。進入7月,連續(xù)發(fā)生9次強降雨,降水量達到532.7毫米,是常年同期的2.84倍,為1957年有水文記錄以來歷史最高值。三是降雨分布不均。汛期降雨總體偏多,整體呈現(xiàn)南多北少,南部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新泰市、寧陽縣)降雨量較大。大部分降雨過程發(fā)生在局部地區(qū),較為分散。四是量級大、超極值。今年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東平縣、寧陽縣7月份的降水量分別突破1957年和1959年建站以來7月份降水歷史極值;新泰市石萊、東平縣戴村壩、寧陽縣鄉(xiāng)飲鄉(xiāng)和西戴村等4個國家基本雨量站24小時降雨量均突破歷史極值。 2024-10-25 10:44 王冠祥 面對異常嚴峻的防汛形勢,全市各級各部門以“汛”為令,聞“汛”而動,精心部署,密切配合,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立足“早”準備,前移備汛關口。針對年初預測大汶河流域可能出現(xiàn)的超警洪水,堅持關口前移、防線外推,自3月份起,以全市河湖管理保護監(jiān)督檢查“春雷行動”為抓手,先后組織開展各類隱患排查4352次。8371名責任人分兵把守、分段負責。累計組建防汛隊伍200余支、1.2萬人;儲備防汛物資20余萬噸、搶險機械2500余臺套;修編各類預案方案3935冊,組織實戰(zhàn)演練698場次,以各項備汛舉措的確定性有效應對汛情的不確定性。 二、突出“精”會商,滾動預警研判。依托水利、應急、氣象、水文等專家隊伍,實行“周會商+緊急會商”工作機制,汛期累計開展聯(lián)合會商25次,下發(fā)調度指令22期,發(fā)布汛情快報122期,發(fā)布預警信息1566條。特別是今年7月,面對連續(xù)多輪強降雨,各級黨政領導坐鎮(zhèn)指揮、專家團隊嚴陣以待,動態(tài)分析納雨能力,精準研判汛情發(fā)展,為打贏洪水防御戰(zhàn)提供科學決策支撐。 三、多方“強”統(tǒng)籌,實現(xiàn)同向發(fā)力。堅持上下游聯(lián)手、左右岸聯(lián)防、干支流聯(lián)動,市防指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協(xié)調聯(lián)動,累計出動巡查人員7385人次、機械設備743臺套,疏通雨水管渠152公里,清掏、防護排水設施6萬余個,疏排農田積水15.4萬畝,全市上下握指成拳,凝聚起洪水防御強大攻堅力量。應對臺風“格美”期間,流域機構、南水北調、濟寧市等單位聯(lián)合實施東平湖外排及大汶河分洪,有效減輕了東平湖防汛壓力。 四、強化“嚴”調度,確保令行禁止。嚴肅防汛紀律,保持戰(zhàn)時作風,各縣市區(qū)、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堅決貫徹上級調度指令,市防指統(tǒng)一指揮全市大中型水庫、骨干攔河閘壩、重點防洪工程精準打出“組合拳”,特別是臺風 “格美”期間,雨前及時預泄騰庫1.2億方,雨中指揮滯洪削峰5300萬方,雨后精準下閘攔蓄2500萬方,通過嚴防死守,確保東平湖水位始終控制在警戒水位以下。 五、果斷“快”處置,及時化解風險。通過全市防汛智慧平臺,構建“問題發(fā)現(xiàn)+限時解決+跟蹤督辦”管理閉環(huán)。通過調劑大中型水庫,引調黃河、東平湖應急抗旱水源2100余萬方,完成春灌304萬畝、夏灌306.24萬畝,有效應對上半年歷史罕見特殊干旱。汛期,先后派出市級專家組168人次,盯靠一線指導。在水庫、山洪溝預置835臺挖掘機及時處置緊急情況。針對溢洪道過流不暢、壩頂路面破損等風險隱患,累計清障800余立方,鋪設防護彩條布1.6萬平方。提前指揮轉移危險區(qū)人口558人次,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抗洪救災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時刻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堅決守牢防汛安全底線,持續(xù)為全市經(jīng)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堅強的水安全保障。 我先簡要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2024-10-25 10:49 主持人 接下來,請各位記者朋友就關心的問題進行提問,提問時請先通報自己所在的媒體單位。
2024-10-25 10:49 齊魯晚報記者 我市今年汛期的天氣情況具體如何?氣象部門做了哪些服務? 2024-10-25 10:49 張艷 今年汛期,我市平均氣溫顯著偏高,降水顯著偏多。6月份出現(xiàn)階段性旱情,7月暴雨過程頻繁,落區(qū)重疊度高,8月暴雨過程減少,9月降水明顯偏少。汛期全市平均氣溫26.8℃,較常年(24.8℃)偏高2.0℃,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一位高值;全市平均降水量751.7毫米,較常年同期(431.5毫米)偏多52.4%,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6位高值。 汛期我市出現(xiàn)強對流天氣10次,分別為6月12日,7月1日、5~7日、16日、19~20日、25~26日,8月4~5日、7日、26日,9月5日,伴有雷雨大風、短時強降水和雷電,局部出現(xiàn)冰雹和龍卷。其中7月5日下午到夜間泰安出現(xiàn)強降雨、雷雨大風,寧陽縣葛石鎮(zhèn)、磁窯鎮(zhèn)等出現(xiàn)龍卷。極大風速東平大羊31.3m/s(11級)、泰山28.5m/s(11級)、徂徠山太平頂25.8m/s(10級),超過8級(17.2m/s)站點16個。 汛期我市出現(xiàn)暴雨過程12次,主要集中在7月份,過程降雨量全市平均100毫米以上1次,50毫米以上4次。過程降雨量200毫米以上12站次,100毫米以上118站次。今年第3號臺風“格美”影響我市期間,全市平均降雨量75.6毫米,最大降雨點出現(xiàn)在新泰太平山,為174.7毫米。 針對汛期高溫、暴雨、強對流等天氣,氣象部門及時發(fā)布重要氣象信息,汛期共發(fā)布重要天氣預報83期、呈閱件6期,其中暴雨、雷雨大風、雷電、高溫等各類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48期,重大天氣過程預警信號無漏報,災害性天氣預警提前量210分鐘。向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報送重要天氣預報、氣象服務專報、信息快報、7天天氣展望及汛期每周氣象信息分別為72期、32期、122期、122期、18期,提供雨情、大風等實況服務58期,發(fā)布雨情短信61次,切實筑牢氣象災害防御第一道防線。
2024-10-25 10:52 泰安電視臺記者 請問在今年防汛過程中,水文部門在提高洪水預報精準度方面都有哪些舉措? 2024-10-25 10:52 段建筑 入汛以來,大汶河流域先后發(fā)生7場洪水過程,5處水文站測得建站以來最大流量。面對旱澇急轉嚴峻形勢,泰安市水文中心堅持“預”字當先,“實”字托底,強化“四預”措施,有效提升洪水預報精準度和時效性,為東平湖和大汶河防汛決策提供強有力服務保障。主要做法有: 一是數(shù)字賦能,充分發(fā)揮數(shù)字孿生平臺“四預”功能。在“7·19”暴雨洪水中,戴村壩水文站數(shù)字孿生平臺充分發(fā)揮“四預”功能。實現(xiàn)精準預報,運用水文模型提前30小時計算出通過戴村壩水文站的洪峰流量、洪水總量及洪峰出現(xiàn)時間;提前預警,數(shù)字孿生平臺及時發(fā)出柴汶河洪水藍色預警,為大汶河下游防汛爭取時間窗口,在大汶河生態(tài)流量監(jiān)測中,低于流量閾值,平臺自動發(fā)出預警;優(yōu)選預案,在暴雨洪水過程中,數(shù)字孿生平臺通過反復模擬,為基層一線人員提供出最佳洪水測驗方案;實現(xiàn)預演,實時計算洪水淹沒范圍、淹沒面積、淹沒耕地等關鍵指標,為防汛決策提供“量化依據(jù)”。 二是探索創(chuàng)新,實現(xiàn)洪水預報精準度和預見期的有效統(tǒng)一。創(chuàng)新開展洪水過程預報,對無預報方案站點,采用水文比擬法進行探索性洪水預報,預報結果與實測數(shù)據(jù)高度吻合。聯(lián)合山東黃河河務局繪制大汶河流域洪水傳播一張圖,將主要控制斷面間的距離、洪水傳遞時間等信息直觀地展示出來,使峰現(xiàn)時間和預見期更加精準。細致完善洪水預報細節(jié),以干支流水文控制斷面為依托,充分考慮小水庫在區(qū)間產(chǎn)匯流過程中的影響,將大汶河流域800多座小型水庫分別統(tǒng)計到32個單元中,計算小水庫在單元區(qū)間產(chǎn)匯流面積中的占比。同時考慮有效降雨的時空分布,提高單元面雨量計算精度。建立調度信息共享機制,改善水文測報環(huán)境,根據(jù)河道閘壩工程調度情況及時對預報結果進行修正,使預報精度得到明顯提升。 三是科學研判,提高大汶河東平湖洪水測報服務質量。7月份以來,受持續(xù)強降雨疊加影響,東平湖水位不斷上漲,7月21日起東平湖超汛限水位(40.72 米)運行。7月29日8時起,大汶河入東平湖流量連續(xù)20個小時保持在1050立方米每秒以上。在東平湖持續(xù)超汛限運行且水位不斷上漲的嚴峻形勢下,泰安市水文中心秉持“絕對的快、相對的準”的原則,堅決做到“應測盡測、應報盡報”,每2小時加報一次水情。根據(jù)大汶河流域洪水演進過程,認真分析計算出入湖水量變化,提前35小時預報并提出“東平湖水位最高漲至41.60米,最高水位達不到警戒水位”的意見,7月30日20時實測最高水位41.60米,避免了進一步升級防汛警戒狀態(tài)帶來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水文部門精準的預報服務受到省水利廳主要領導的肯定批示。
2024-10-25 10:55 泰安日報記者 請問在收到氣象部門發(fā)布黃色預警以上級別的信號后,城市防汛工作是如何組織、調度和開展的? 2024-10-25 10:55 張鋒 市城市防汛辦公室成立由市城管局、應急局、住建局、水利局、氣象局、水文中心等成員單位負責人組成的會商小組,在接到氣象部門發(fā)布黃色預警及以上信號后,根據(jù)汛情發(fā)展趨勢,進行集體會商,研究預測汛情發(fā)展趨勢,制定防汛搶險救災等工作方案及措施,及時發(fā)布防汛應急響應,依據(jù)汛情可能發(fā)生災情并有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人員及財產(chǎn)損失等情況,實行分級響應。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應急響應由低到高劃分為:一般事件應急(4級)響應、較大事件應急(3級)響應、重大事件應急(2級)響應、特別重大事件應急(1級)響應四個級別。 今年汛期以來,城市防汛辦公室嚴格按照上級部門工作部署,提前謀劃、壓實責任、精心組織、連續(xù)作戰(zhàn),根據(jù)氣象部門發(fā)布的暴雨預警信號,通過會商機制發(fā)布防汛應急響應,共啟動了四級(藍色)應急響應2次,三級(黃色)應急響應2次,二級應急響應(橙色)1次。應急響應發(fā)布后,市城防辦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應急響應工作,指導各行業(yè)做好值班值守、巡查檢查,全市各級城市防汛主管部門共出動應急人員4409人次,應急車輛434臺次,成功應對了臺風“格美”和多輪強降雨,平穩(wěn)有序完成汛期各項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
2024-10-25 10:57 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 針對今年度汛,市應急管理局作為“救”的牽頭部門,開展了哪些工作? 2024-10-25 10:57 左鳳軍 今年是指揮體制調整的第一年,市應急局通過強化隊伍建設、物資保障和應急值守三項關鍵措施,有效銜接了“防”與“救”的責任鏈條,為安全度汛筑牢堅實防線。 一是強化隊伍建設。立足實際,圍繞防汛重點和救援需求,整合各方面資源,各級共組建200支、1.2萬人的防汛搶險隊伍。14支市級應急搶險隊伍、民兵應急分隊和市消防救援支隊強降雨期間全員備勤,配備大型搶險機械30余臺套,大型排澇搶險車4輛、移動排澇泵車16臺、應急救援舟艇39艘,隨時準備執(zhí)行搶險救援任務。汛期市級層面救援隊伍備勤達9000余人次,增援備勤力量超1.7萬人次,為做好汛期搶險救援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二是強化物資保障。推動建立應急物資多元化儲備格局,建立完善市縣鄉(xiāng)村四級物資儲備體系,形成各級物資相互補充、政企儲備相互結合、實物產(chǎn)能儲備相互銜接的防汛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全市130個應急物資儲備倉庫,儲備1014類、971萬件,價值1.3億元的防汛救災物資裝備,有力提升了搶險救援應急保障能力。 三是強化應急值守。入汛以來,全市應急管理系統(tǒng)以汛為令、嚴陣以待,進入戰(zhàn)時狀態(tài),隨時做好各項應急處置準備,全力應對極端天氣和強降雨過程。制定應急局機關汛期值班備勤方案,抽調25名年輕干部成立5個應急保障小組,加強強降雨期間值班力量,對暴雨區(qū)鄉(xiāng)鎮(zhèn)實行一小時一調度,對地下礦山、涉及忌水化學品生產(chǎn)企業(yè)進行重點調度,確保強降雨期間各項防范措施落實到位。第一時間發(fā)布氣象、山洪、地質災害等預警信息,及時向群眾傳遞預警信號。汛期共發(fā)布防汛預警信息1300余條,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
2024-10-25 11:00 中國山東網(wǎng)記者 東平湖是黃河下游唯一的重要蓄滯洪區(qū),肩負著分滯黃河洪水和調蓄大汶河來水的雙重任務。請問今年汛期東平湖管理局在防御大汶河洪水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 2024-10-25 11:00 孫百啟 東平湖蓄滯洪區(qū)承擔分滯黃河洪水和全部接納大汶河來水的雙重任務,是黃河下游唯一重要滯洪區(qū),是黃河上攔下排、兩岸分滯防洪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刂泣S河艾山站下泄流量不超過10000立方米每秒,以確保濟南市、京滬鐵路、勝利油田及黃河下游兩岸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 今年汛期大汶河戴村壩站先后發(fā)生7次洪水過程,最大流量1460立方米每秒,入湖水量達12.96億立方米,主汛期東平湖最高水位41.60米,低于警戒水位0.12米,工程運行平穩(wěn)。東平湖管理局持續(xù)夯實防汛工作舉措,全力做好洪水防御工作。 一是強化思想認識,持續(xù)保持主汛期工作狀態(tài)。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要求,按照黃委、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要求,始終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面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人為核心的各級各類防汛責任制度,完善防洪預案方案,強化防汛隊伍培訓,加強工程管理與巡查防守,截至目前,黃河、東平湖防洪工程安全平穩(wěn)。 二是密切關注汛情,滾動會商研判部署。按照防汛關鍵期“周會商+局地暴雨會商+場次洪水會商”機制,密切關注黃河,特別是大汶河流域雨情、水情、工情、汛情,及時與大汶河流域氣象、水文、水利等部門溝通聯(lián)系,組織參加各級防汛會商18次,分析研判防汛形勢,及時作出安排部署,截至目前,汶河發(fā)生的7次來水均平穩(wěn)泄洪入黃。 三是牢固樹立“兩個至上理念”,嚴格遵守洪水調度指令。為爭取防汛主動,按照省防指黃河防辦調度指令,汛前提早開啟陳山口出湖閘北排泄洪,騰庫迎汛。汛期來水期間,省、市防指科學研判汛情,及時舉措部署,按照省防指黃河防辦調度指令,先后調整閘門405孔次,最大泄水流量600立方米每秒,共泄洪11.58億立方米;在全力北排的基礎上,為盡快降低老湖水位,力爭老湖水位不超41.72米警戒水位,積極協(xié)同謀劃多渠道泄洪措施,先后開啟南水北調穿黃工程出湖閘、八里灣泄洪閘排水,同時協(xié)調大汶河流域相關單位利用攔河閘壩攔蓄部分洪水、利用琵琶山引水閘分水,通過“攔、分、蓄、排”等措施,有力確保了東平湖防洪安全。 四是強化巡查防守,確保防洪安全。利用視頻監(jiān)控、無人機結合人工巡查等方式開展“天、地、人”立體日常巡查,及時發(fā)現(xiàn)處置問題,確保工程安全運行。 總之,我局將繼續(xù)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錨定“四不”目標,深化完善防汛“四預”措施,構建責任落實、決策支持、調度指揮“三位一體”的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體系,全力以赴做好洪水防御工作。 2024-10-25 11:03 主持人 現(xiàn)場提問就到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訪的內容,會后請聯(lián)系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聯(lián)系電話:8567737。 本場新聞發(fā)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